您当前的位置:

西畴县以“三创新”驱动发展园区经济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量:
字号:【

近年来,西畴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探索基础设施建设与“筑巢引凤引凤筑巢”创新推进,不断强化服务企业力度,提质增效,实现园区产值三年翻番、企业数量增长85.7%的跨越式发展。

创新推进园区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产业园区规划。创新建立“一区多园”产业统筹布局,在电子信息产业园,引进6家新型显示器企业入驻园区,固定资产投资达1.5亿元,其中3家实现投产中旺光电顺利纳规。在打火机产业园,形成集打火机产品和设备的研发、展示、交易、物流、生产加工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链集群,2024年实现日产打火机500万只、产值1.16亿元。在农特产品加工园,围绕甘蔗、豆制品、生姜、草果等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嫩妖妖豆制品厂建成投产,谦和盛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即将投产。另一方面扎实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全面改善园区路网、供(排)水、供电、通信、能源、美化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园区累计投入资金27.3亿元,建成各类道路5.51公里、标准厂房37.4万平方米。新建110kV兴园变电站和5个移动5G基站,园区项目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创新住房保障模式,筑巢引凤留人才。一是高标准建设,夯实安居基础。构建“保障性住房人才公寓”双轨供给体系,投入1.13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目前建成11792套,已入住144200余人。积极探索人才公寓发展模式,以“绿色环保、拎包入住”的标准,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宜居环境。二是精细化管理,确保规范运行。出台制定《兴街出口贸易加工区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实施办法》,建立准入、分配、使用、退出全流程管理机制,实施定期巡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确保住房资源公平善用。数字赋能住房管理,建立保障房登记专属数字化台账,实现“一户一档”动态管理,入住信息更新及时率达100%,使用情况可全程追溯。三是全方位保障,优化服务体验。提供管家式舒心服务,指定专人负责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和服务,实行“1小时响应、24小时办结”服务承诺,确保水电、物业等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不断升级周边配套设施,与教育实训基地、畴阳幼儿园、“万茂时代广场”共同打造“15分钟宜居生活圈,着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

创新“四全”服务模式,引凤筑巢育新机。一是推动服务下沉全覆盖模式。制定领导干部抓经济工作10条硬措施和园区服务企业9条措施,建立部门(干部)服务负面问题清单,变“要企业办”为“帮企业办”。探索“驻企服务员”“领导干部挂联企业”等服务制度,实现园区干部与企业100%结对,推动服务力量全面下沉企业。二是打造全天候沟通平台模式。创新推广“企业点单、园区代办”模式,设立项目推进全程代办(领办)“一对一”服务制度,打造全天候沟通平台。通过“问需式”的便民利企服务,指派专人为园区落地项目提供全流程的代办服务,对企业问题进行全天候解答,累计为园区13家企业解决320余项具体问题,涉及项目10余个。三是构建全周期推进模式。对重点落地项目组建项目服务专班,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团队、一抓到底的“四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将服务贯穿项目全周期。项目专班坚持每周至少一次深入项目现场办公,与项目方保持密切沟通,第一时间掌握项目进度,第一时间处置项目问题,真正变“企业跑”为“专班跑”,解决好用地审批、用工保障等难题,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四是健全全流程跟踪模式。对企业从“招商培育”全流程跟踪,打造引育双链体系:前端实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飞地招商”,后端构建“初创专精小巨人”三级培育体系,推动39家企业落地园区,中旺光电、云山木业、海创新能源实现升规纳统。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扭负为正,实现总产值1026亿元,工业增加值185亿元,完成税收6064.43万元,带动周边就近就业创造就业岗位2000余个,实现人均年增收5万元以上。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