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畴县做好“五篇文章”高标准启动林长制改革试点工作
为顺利完成全州林长制改革试点,积极探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路径,西畴县把全面推行林长制当作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和促进全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3月12日,西畴县召开了全县林长制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会,统筹谋划全面林长制改革工作,要求做好“增绿、护绿、管绿、用绿、活绿”五篇文章,高标准启动林长制改革试点工作。
(一)做好“增绿”文章,拓展绿化空间,加快实现“美丽西畴”。推进绿色资源总量增加,是实施林长制改革的显著标志。要集中抓好森林生态修复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产业建设、乡村绿化美化、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六大生态工程”,着力扩绿量、提质量,增总量。一是突出抓好无林木林地绿化攻坚。对采伐迹地严格按照采伐作业设计要求进行迹地更新工作,杜绝只采不更新、放任杂草杂木生长、林分质量每况日下的局面;对火烧迹地和现有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特别是干线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和城镇周边、重要风景区周边、重要水源地周边的无林木林地,实施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要把这些区域无林木林地绿化的任务和责任逐区域、逐山头落实到县、乡、村三级林长身上,强力推进,集中攻坚,加快生态修复,再现绿水青山。二是突出抓好乡村绿化美化。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推进道路绿化、水域绿化、街道绿化、城镇面山绿化、城镇居民绿化、四旁绿化、空闲地绿化和休闲游憩公园、石漠公园建设,提升城乡整体绿化水平。三是突出抓好森林质量提升。通过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结合森林抚育、提质增效、低产低效林分改造和退化林分修复,推进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更新栽植更多的乡土、彩叶和珍贵树种,加快建设多彩森林。要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的办法激发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活力,力争建设一批森林经营样板基地,推动森林科学经营,增强森林的多功能、多效益。
(二)做好“护绿”文章,强化资源保护,确保森林生态安全。保护好存量森林资源,是实施林长制改革的首要任务。要牢固树立保护就是发展的理念,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持续巩固提升造林绿化成果。一是加大森林灾害防治力度。始终把森林资源保护作为“天”字号工程来抓,把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政治责任层层落实到各级林长肩上,加快建立健全森林防灾减灾的责任保证体系。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强化野外火源管控,重要节假日和高火险时段全面布防、严防死守,打好阵地战、防守战。着力加强防火能力建设,大力推进以道路网、水源网、电力网、阻隔网、监控网为重点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配足配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和护林员队伍,改善扑火装备,加强物资储备,提升森林防火的综合防控能力。强化松材线虫病、八角炭疽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整体防控,做到发生区域抓除治、县域范围抓防范。严格检疫执法和监测普查,完善重点林区入山封锁制度,充实配强县、乡两级林业检疫执法力量,建立健全防控长效机制。二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森林、湿地等生态资源保护的整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厘清保护边界,确保重点生态区域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对森林、林地、湿地生态保护红线开展勘界定标工作,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从严规范林地征占用许可和林木采伐限额管理,严禁以各种名义侵占林地、湿地,清理整治乱占滥用等突出问题。落实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和天然商品林停伐补助政策。探索建立湿地生态、珍稀濒危树种质资源保护和古树名木保护等补偿制度,积极开展古树名木抢救复壮。加强林业执法队伍建设,推进依法治林,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森林、湿地保护管理联合执法,严肃查处破坏林业生态资源等各类违法行为。三是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州级禁伐林区等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落实保护监管措施。严格控制建设项目使用林地、湿地和自然保护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大湿地保护与修复力度,增强湿地生态功能。
(三)做好“管绿”文章,加大管理力度,推进依法治理力度。一是设立县、乡、村三级林长,并在此基础上聘请护林员承担日常巡查工作、落实网格化保护责任,形成保护森林资源的全方位网络。二是健全完善林业依法行政工作机制,规范林业行政审批,提升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水平。三是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规范林权流转交易,保障林业经营者合法权益。四是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建立国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新机制。五是深入开展林业普法宣传教育,全面加强林业执法队伍建设和执法监督,稳步推进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六是依法严肃查处乱砍滥伐林木、乱占乱用林地湿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违法调运疫木等案件,严厉打击破坏林业生态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四)做好“用绿”文章,培植绿色产业,实现生态美百姓富。造福惠及人民、让广大群众有绿色获得感,是实施林长制改革的根本目的。要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真正使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一是集约化发展林果优势园区。科学规划经济林产业基地布局,大力实施退耕还果还林工程,做强做优核桃、猕猴桃、柑橘、茶叶、香椿等乡土优势产业,要加快推进苗木花卉产业提档升级,着力打造观赏花木、松柏盆景、彩叶苗木、高档绿化苗木、名优经济林苗木产业聚集区。二是推进林果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加大林果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引进、培植力度,要制定优惠扶持政策,着力打造一批产业规模大、加工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林果龙头企业,提高林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要下大气力抓好林果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努力增加生态、绿色、优质林产品供给。三是推动林业产业融合发展。围绕林、果、花、苗、草作文章,充分利用森林公园、石漠公园、旅游景点等生态资源,创新“生态+”、“旅游+”、“文化+”、“健康+”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培植生态游、乡村游、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培育林业发展新动能,实现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增收链拓宽。
(五)做好“活绿”文章,深化改革创新,增强林业发展动力。一是推进林业改革。深化林地“三权”分置改革,依法推进林权规范有序流转,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和政策性森林保险覆盖面。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巩固提升国有林场改革成果,深入推进“二次创业”,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型国有林场。二是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实施新型职业林农培训工程,多形式开展林果科技培训服务,深化与省内外高校院所的战略合作,加强人才培养,推进协同创新。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引进推广林果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三是加快建设智慧林业。在森林、湿地等生态资源的保护管理、资源培育和林果产业发展上,积极推广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 等信息技术,加强数字林业、智慧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森林、湿地等生态资源保护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四是加强调查监测能力建设。强化完善“以图监管林地”手段,加快构建全县森林、湿地资源“一张图”“一套数”的动态监测体系,提高监测时效性和数据准确性。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