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畴县“聚力”赋能 推动水环境治理保护迈上新台阶!
西畴县作为全国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及水环境治理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西畴县坚持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水资源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涉水监管能力提升,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障。
聚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水利带动“新格局”。全县投资5.6亿元,实施了2021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等系列重大水利工程。完成了盘龙河、畴阳河等重点骨干河道防洪治理10余公里,除险加固小型水库4座,实现了对全县重点骨干河道、水闸的全流域、全覆盖治理。通过一系列项目实施,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水利设施带动生态治理保护格局已基本形成。
聚力提升饮水安全保障,用水保障跃上“新水平”。自脱贫攻坚结束以来,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重心全面转向巩固提升和水质安全保障,投入资金5.76亿元,先后实施西洒至董马片区水系连通工程、自然能提水工程、农村供水保障三年专项行动及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初步形成各水库供水为主的集中式城乡一体供水模式,解决和改善县域15万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目前,已建成水库20座,正在建设1座,水库之间管道“互联网”已经形成,“十四五”期间规划投入资金25.51亿元,新建龙泉、老玉坡、香坪山、梅子箐、青龙山、蚌谷水海子等骨干水源工程6个。2023年末,农村集中供水覆盖率达95%以上,2025年将达到97%以上。
聚力积极治理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取得“新成效”。近年来,西畴县把治理石漠地区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县累计完成水土流失防治面积达到260.33平方公里。因地制宜探索石漠化熔岩地区小流域建设模式,已完成甘塘子小流域治理工程、程家坡小流域工程及坝尾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多个生态小流域治理项目,曾经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地”。
2023年荣获了“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称号,2024年计划申报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起到了“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示范作用。
聚力全面落实河湖治理,河湖保护实现“新突破”。为持续做好石漠化地区“水文章”,西畴县依托2021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充分利用畴阳河优美的两岸河堤等资源,打造以休闲散步为主的滨河新环境,勾勒出畴阳河岔河燕子洞至克广大桥段“近水亲水、节水护水、水城相映、恬静淡雅”的水生活和谐画面,让畴阳河整体更加灵动多姿。
畴阳河依托11.1km河道的绿色生态基底,通过堤顶道路景观提升和两岸绿化措施美化河段,引进具有观赏性质的本地树种,主要以香樟、蓝花楹、滇润楠、冬樱花、垂柳等组成,在沿河两岸植树1380余株,砌筑沿河花带7100余平方米。同时,沿线以民族民俗文化、西畴精神、水文化为灵魂,自然山水为骨架,提取文化元素,设计燕子洞天、日昇潭、月影潭、东升飞瀑等,形成“两潭一瀑一洞”四个核心文化节点,融合山水自然环境。另外,打造东升桥、东升加油站、高速公路桥下空间、生态停留点等休憩节点,布设文化墙、花廊、亲水平台、民族图腾绿化、生态停留点等景观,并融入太阳鸟母文化、民间传说等西畴独特元素,写好西畴水美故事,绘就畴阳河优美水生态环境新画卷。
畴阳河(西畴县畴阳河岔河燕子洞至克广段)被评为2022年省级绿美河湖典型标杆,老胖箐水库、团结水库评为2023年州级绿美河湖。
聚力推动河(湖)长制,生态治理迈上“新台阶”。自全面实行河长制以来,坚持以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思路,实现党建与河(湖)长制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推动河长制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促进河(湖)长制工作“落地生根”,建立并完善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将13条河库纳入河长制管理,落实县乡村三级河湖长联动机制。持续开展河湖清违清障攻坚行动,先后开展清河行动、水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整治百日攻坚、无违河湖专项行动、河湖水安全水污染水环境水生态隐患排查整治、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累计清理整治河湖“四乱”问题20余处,实现河湖问题动态清零,水生态环境面貌显著改善。相继完成盘龙河、畴阳河、鸡街河等河道治理。
下一步,西畴县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多措并举开展绿美河湖建设,全力打造生态安全、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河湖美景,为西畴县域经济发展奠定强有力的水生态基础。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