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畴县实施文化润滇行动 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西畴县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不断推动中华文化融入各族群众精神生活,赋予民族文化新功能、新内涵,将民族文化活动打造成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载体。
文化文艺精品创作有突破。文艺作品创作推陈出新,壮族民歌《春牛调》在云南省第十二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活动中获创新性声乐铜奖,“壮族渔鼓”在云南省第三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中荣获汇演奖。曲艺类作品《花开石头山》及戏剧类作品《抓鸡》荣获文山州第四届“七花奖”。编排组合唱《火塘烤茶》入围“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首届云南民歌大家唱“三七花开等你来”文山赛歌会复赛。
文化文物保护利用有效。积极组织开展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普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申报定级,不断建设完善西畴县壮族传习馆等非遗文化基础设施,加强非物质文化和文物古迹保护。截至目前,全县共申报获批国家、省、州、县公布的四级非遗保护名录38项,其中,国家级保护名录2项,省级保护名录4项,州级保护名录22项,县级保护名录10项。健在的国家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2人,省级5人,州级38人,县级7人;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25处,有馆藏文物431件。
文化产业化转变初有成效。组织认定5家县级非遗工坊,其中2家工坊获批州级非遗工坊,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董马腊肉制作技艺”传承人建立“笑眯眯合作社”,研发制作传统腊制品,带动当地100余户农村群众养殖生猪,年销售量60余吨,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在兴街镇东升村建立“泡花刺绣”非遗工坊,组织开展产品创新研发,带领群众增收,产品远销泰国,带动群众200余户300余人,人均增收1.2万元。壮族鸟衣、水烟筒、油帽等特色民间工艺也逐步发展壮大,家庭型逐步转向产业型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更丰富。加快推动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建设使用,持续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传统戏曲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和西畴县第三届全民阅读暨廉洁文化强基活动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00余场(次),惠及群众7.5万余人次,切实提高各族群众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