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塘乡多措并举抓实“一老一小”关心关爱工作
莲花塘乡整合党政机关干部、学校教师、村组干部等力量,采取“一对一”“多对一”模式,全方位、多层次链式覆盖“留困”人群,有效推动莲花塘乡留困帮扶事业发展。
建章立制落实责任。莲花塘乡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建立三支队伍挂包联系少年儿童制度,整合县、乡、村各职能部门资源力量,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构建儿童在校有师管、离校有“家”护,形成齐抓共管、分级负责的工作格局。选派乡干部职工、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员225人为全乡125个村民小组第一村长、党建指导员,担任留困儿童、留守老人“吹哨人”,达成结对共建,定时定期关心关注挂钩家庭情况,如遇特殊情况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并向上申请救助。2023年共入户摸排留守老人231人、留守儿童557人、特困群众110人,梳理并解决困难和问题263件,累计发放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补助金248人次27.226万元,高龄补贴6405人次44万元,无辍学适龄儿童。
实施7个1工作措施。围绕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针对性制定7个措施,暨建立一套关爱机制、一次交心谈话、一次电话沟通、一次安全教育、一次家访随访、一封家书家信、一系列文明活动。2023年来,第一村长及党建指导员按“1+1”“N+1”或“1+N”模式同包保对象每月谈心1423次;督促包保对象每月与父母通电话5320次;开展入户家访、电话、微信谈心指导等4848次;利用传统节日和日常工作安排,指导包保对象1212人次开展一封家书家信活动;利用班会、家访开展安全教育、警示教育45次;达成331份微心愿;捐赠价值9万元学习用品、体育器材。
落实社会帮扶责任。一是充分发挥挂钩帮扶单位和职能部门作用。积极向挂钩帮扶单位和职能部门争取,在资金、人员、活动、设备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为“少年儿童之家”配置网络视频电脑、书籍、桌椅、儿童益智文体设施、户外儿童游戏健身器材、儿童安全科普教育设施,满足儿童学习、运动和娱乐需求,做到人、财、物、智有效集聚。二是组建一批多元化队伍。结合实际,迅速组建了一批包括“西畴精神”典型人物、“五老”人员、民间艺人、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片区教师、爱心人士等各行各业优秀人士的多元化队伍,为“一老一小”提供关心关爱志愿服务。三是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及时向社会发出倡议,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从资金、设备、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解决少年儿童之家资金不足、设备不够、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
凝心聚力突显实效。一是开展“爱在西行”暑假夏令营活动。积极与挂联单位省地矿局联系,邀请爱在西行志愿社,号召返乡大学生、村委工作者等共计40余名志愿者在全乡“少年儿童之家”围绕支教助学丰富留守儿童假期活动。二是开展小苹果扶智扶志工程。省地矿局团委、省地矿集团团委、莲花塘乡青年人才党支部和莲花塘乡中心学校党总支、团委共同筹划,通过发放助学金、爱心一帮一、牵手行动等形式,实施开展“小苹果”工程。2020年至今,先后开展了感恩教育、圆梦留守儿童等一系列活动8次,共帮扶了400余人次贫困学生,16人完成爱心一帮一牵手,151人圆梦微心愿,为40名优秀学生颁发了奖学金等,共计帮扶、活动资金30万余元。三是建设劳动实践基地。申请云南省地矿局帮扶资金6万元,结合利用莲花塘乡农耕文化,在莲花塘中学建设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的“莲子劳作实践基地”1个“莲子烹饪基地”各1个,教导儿童体验农耕生活,在劳动中收获快乐和成长,2023年共662名学生参与劳动实训,其中留困儿童158人。四是成立少年儿童之家。组织10个村委会通过联合乡关工委、中心学校、乡属机关(所、队)、党员志愿者,采用“村党委(总支)+志愿者+学生”的方式,全覆盖设立12所“少年儿童之家”,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同时制定乡级干部、村委干部、学校教师三支队伍挂包制度,明确走访时间、挂包责任,科学有效做好少年儿童的假期安全、心理疏导等工作,通过动员五老人员23名,乡级包保人员76名,村委包保人员82名,包保教师102名实现乡、村、校三级包保全覆盖,全面构建关爱少年儿童“责任网”。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