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畴县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展现“矛盾不上交、千村不发案”平安新风貌
近年来,西畴县准确把握维稳动向和治安形势,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树立“防为主、防为上”两个理念,整合社区警务力量、农村群防群治力量、社会“五老”三支力量,创新“四诊疗法”“五级联防”。成为了“枫桥经验”在文山边疆民族地区传承实践的成功典范。全县1772个村组中,有1583个村连续10年矛盾不出村、645个村连续10年不发案、1472个村2017年实现“零发案”,三次被评为“云南省先进平安县”,连续14年被评为“云南省无毒县”,连续13年被评为文山州“先进平安县”,创造了“矛盾不上交、千村不发案”的“西畴新现象”。
实施新“五小警务”,巧借民力夯实根基。西畴县万人警力比仅为7.37‱,远远低于全省、全州平均水平,面对警力紧张的实际,该县坚持依靠和发动群众,创新思路,巧借民力,大力实施“办小事、破小案、化小矛盾、息小信访、送小温暖”的新“五小警务”,建立完善全方位服务群众机制、常态化警民沟通机制、多元化矛盾调处机制,进一步深厚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基础。创新“防为主、防为上”工作思路,推动重心下移、警务前移,强化基础工作,夯实稳定根基,走出了“打不胜打、防不胜防”的怪圈。以“更快地破大案、更多地破小案、更好地控发案”为目标,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警务围着民意转,加强研判,科学布警,强化主业,打防结合,深入开展专项打击和区域整治,有效净化社会治安。连续14年实现命案全破,涌现出“2017年度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特别奖、被群众称为“最贴心的派出所所长”骆瑞峰等一批亲民爱民模范。
创新推“四诊疗法”,确保矛盾不上交。探索社会矛盾化解新路子,依托综治专干、司法调解员和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调解员、老年协会等社会“五老”,创新推出“四诊疗法”机制,即:坐班门诊,由驻村民警深入辖区走访、收集掌握情况,在警务室坐班接受群众反映问题并组织调解;进村出诊,由驻村民警会同村干部、“五老”进村调解;集体会诊,由派出所会同综治、司法、村组集中进行调解;上门复诊,由驻村民警定期上门回访。针对社会转型时期矛盾纠纷不断增多的实际,坚持源头治理、依法治理、系统治理,建立健全村小组、村(社区)、乡(镇)、县四级矛盾纠纷调处体系,完善“集中排查与专项排查、专业排查与群众自查”工作机制,滚动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实行“挂图作战”,明确化解责任单位、领导、时限,实施“派单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10年来,共排查发现矛盾纠纷24926起,其中:在村内解决20688起、占83%;在县内解决3864起、占17%;全县有1583个村寨连续10年无“民转刑”案件、无群体上访纠纷、无上交县级处理的纠纷。
推广“五级联防”模式,实现千村不发案。在科学研判社会治安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群众自管自助、邻里互管互助、集体群管群助和公安机关专管专助”的群防群治工作体系,创新推出“群众—治安联防队—村民小组—村委会—派出所”五级联防模式,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123”巡防机制,通过1个零星小村寨的定位巡逻、2个相邻村寨的交叉巡逻以及3个相邻村寨为一片、3家为一组、3人为一班的守望巡逻,让“人人为我站岗、我为人人放哨”成为普遍共识。实施“五分钱工程”,即村民每人每天出5分钱,一年共18元,加上县财政补贴,以村组为单位,聘请建档立卡户当保洁员,并物建为公安机关信息员。派出所将参与巡逻、矛盾化解的村民、信息员纳入“工分”制管理,凭“工分”到村委会“幸福超市”兑换生活用品,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群防群治人员无报酬待遇的问题,稳定了队伍。同时,推动视频监控向广大农村延伸,在各乡(镇)主干道、重点区域安装视频监控探头175个,以县级政法委、公安、乡(镇)、电信公司、群众共同出资、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成果的“五位一体”建设思路,为主要街道、重点单位、要害部门、人员密集场所周边的商铺,免费安装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为各企事业单位、行业场所建设4G“双模”对讲机指挥调度平台,实现了“一键报警”、应急处置、保安人员在岗检查等多项功能,全县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本建成。
拓展宣传阵地载体,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先后建成预防青少年犯罪教育基地2个、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24所,在72个村(社区)建设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法治文化广场、农村毒品预防教育点,并在每个村(居)委会设立1名以上的禁毒宣传员,组织发动禁毒志愿者1600余人,连续14年被评为“云南省无毒县”。同时,依托村(社区)警务室和驻村民警,普遍建立了警干联系微信群、警民联系微信群、干民联系微信群等,及时发布安全防范、案件预警等内容,调动人民群众广泛关注参与群防群治工作。在缉枪治爆工作中,董马、法斗、鸡街派出所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交一支枪奖励一桶油”“交一支枪奖励一袋米”“交一支枪奖励50元人民币”等有效措施,3年来共收缴2512支各类枪支及一大批危爆物品,有效消除了枪爆治安隐患,多年来未发生“打响、炸响”案件,其中通过宣传群众主动上交的占98%以上。(州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