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政务要闻>政务动态>详细内容

西畴县小切口探索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09-13 来源:西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作者: 【字体:

乡村要振兴,产业先行。西畴县立足产业小、散、弱的县情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实施“三小三大”产业发展模式,助推群众发展产业增收,为实现全县产业兴旺奠定坚实基础。

积小成大,抱团发展成规模。针对产业分散、群体多的情况,以合作社作为主体,采取技术指导、标准管理方式,整合有关部门力量和资源,让群众按照要求管理,由合作社统一集中收购、统一出售。比如,西畴县以新马街响水村被评为全国第九批“一村一品”示范村(水稻)为契机,由合作社牵头,本着节约成本、促农增收的原则,通过县农科局现场指导、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驻点帮扶等方式,让群众在自家田里种植水稻,实施标准化种植、统一技术管理,实现了水稻绿色化、有机化。同时,合作社严格按照市场价进行收购,并进行市场拓展,实现了群众稳定增收。今年,新马街响水村水稻陆续进入收获期,将有65户农合的500亩水稻实现丰产,实现群众收益160万元。

以小博大,瞄准市场找商机。市场是最好的风向标。西畴县以市场为导向,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和分析研判,找准上级,从小处着手,以小产业闯入大市场,以小成本引进信誉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入住本地带动群众发展。比如,蚌谷乡龙正村,瞄准巴西菇市场紧缺的时机,由村党组织带头,果断出手,带动群众发展巴西菇产业,引进进源公司到村里投资建设烤房,实现就地销售、就地让群众得到实惠,带动群众发展115个巴西菇大棚种植,今年预计产菇630吨,22户群众通过参与种植、务工等方式实现户均增收1万余元,带动村集体经济收益100余万元,实现了“小小巴西菇,引领大幸福”良好发展局面。

小取大,因地制宜促增收。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最适合的一定是最好的。西畴县在发展产业中,精准掌握自身短板弱项,舍弃原来小家小户、单打独斗的产业发展模式,综合分析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群众认可、成本较低、有市场空间的产业。比如,兴街镇江龙村,在10多年前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粮食不够吃,是典型的“口袋村”,200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为952元,为改变“老少边穷救济村”的窘境,在村党支部带动下,组织群众外出考察,党员带头先行先试,以身示范发展柑橘产业,2003年在有限的土地上整合种植了300亩甜桔,取得收益后带动整村群众发展柑橘产业。目前,全村已发展柑橘种植1100亩,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并被列为西畴县乡村振兴试点村,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终审:西畴超管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