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山 新实践】弘扬践行“西畴精神” 奋发有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弘扬践行“西畴精神”
奋发有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新中国成立75周年西畴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畴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弘扬践行“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县域经济迈出坚实步伐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西畴县经济基础极其薄弱。194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仅0.05亿元,1978年达到0.25亿元。改革开放后,全县经济提速发展,1988年、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分别突破亿元和十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使命,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切实践行“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着力推动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20.48亿元到2019年突破50亿元,再到2023年的68.04亿元。不断探索村集体经济新模式,采取抱团发展的方式突破村集体经济小、弱、散、差困局,兴街镇、莲花塘乡、鸡街乡等乡镇村集体经济营收突破400万元以上,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全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5632元增加到2023年14919元,年均增长10.23%。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由2020年的12096元增加到2023年的16947元,年均增长11.90%。
西畴县城云海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75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推进产业增收富民,坚持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产稳二产强三产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持续夯实农业基础。牢牢守住25.51万亩基本农田红线,把稳粮食生产“压舱石”,初步构建了以生猪、肉牛、蔬菜、水果为主导的高原特色农业体系,建成“一县一业”西畴乌骨鸡,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特质农产品名录5个,入选数量全省第1。做强工业经济。园区经济从无到有,新增厂房40万平方米,园区配套不断完善,建成保障性住房1020套,幼儿园1所,入园企业40户,鑫潮石材、能全电气、中旺光电、英茂糖厂等企业实现升规纳统。云山木业、麒丰塑木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能全电气成为云南省第一家取得出口资质的打火机生产企业。兴街出口贸易加工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被列为全国试点项目。外资投资实现零的突破,3户企业取得进出口备案证。推动全域旅游。依托“日出汤谷”“女子太阳节”文化名片,推动香坪山、东升、汤谷开展旅居民宿建设,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西畴”品牌,建成运营香坪山云冠八角墅森林酒店、云崖里露营基地、东升森林之麓露营地,香坪山、东升、汤谷成为文化体验、民俗休闲、山地康养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区。“三光—东升”入选全省精品红色旅游线路。“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畅享文山·骑迹西畴”自行车赛事品牌强势出圈。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持续畅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价值转换渠道。从上世纪80年代起,实施用30年绿化西畴大地行动,推广实施“六子登科”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完成植树造林64万亩、封山育林87万亩,治理石漠化252.0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25%提高到现在的54.83%。建成三光国家石漠公园,“西畴精神”展览馆获全省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命名,三光石漠化治理成效入选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在全州率先开展林长制试点,完成畴阳河、南利河等流域治理71.38公里,成功实施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香坪山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获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县、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
西畴县兴街工业园区
民生福祉得到极大改善
“西畴精神”从田间地头走进海埂会堂、国家机关,多次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西畴精神”群体被省委宣传部授予“云岭楷模”称号,“西畴精神”典型代表刘超仁、李华明、张邦桥、宗富春先后获国家表彰,谢成芬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2023年2月,省委书记王宁到西畴调研,强调以新时代“西畴精神”激励实干兴滇,“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成为全省立得起、叫得响、推得开的精神标杆。推进以“一中”改革为龙头的教育综合改革,引进靖源中学合作办学,在全州率先实现“一村一幼”全覆盖,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13%,高考一本率连年攀升,“小县办大教育,穷县办富教育”得到央视点赞。文化建设亮点纷呈,汤谷“女子太阳山祭祀”、曼竜花倮芦笙舞等入选国家非遗,兴街保兴桥、牛羊太平桥、仙人洞旧石器时代遗址等一批历史文物得到妥善保护利用,《石漠花开》入列全国百部重点影片。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院建成投入使用,县医院提标扩能项目即将竣工,县域就诊率和基层就诊率分别提高至79.48%、69.79%。“一老一小”取得突破,在全州率先探索建立少年儿童之家运行管理机制,被命名为“全国老年气排球之乡”,县关工委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社会兜底保障全面筑牢,城乡低保、贫困救助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7.78%、125.12%。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建成“五小水利”4.6万件,深入实施农村集中供水三年行动,惠及9个乡镇18万余群众,彻底改变了石山区群众依靠水窖水的情况。建成5G基站305个,基站密度全州第一,千兆光纤延伸至村小组,行政村物流服务网点全覆盖。建成农村“四好公路”3051.33公里,全县自然村100%通硬化路,天文高速、那兴高速(兴街至县城)段全面通车,西畴内接外联的通道优势更加明显。美丽县城、兴街、蚌谷等美丽集镇建设初见成效。彻底开展厕所革命,建成自然村卫生公厕1178座、农村卫生户厕4.01万座,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74.17%。创新开展农村污水治理,探索建立村民自建委员会,被列为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奖代补”整县推进第二批试点县建设,新马街石碑污水治理模式获省级肯定推广。建成兴街垃圾焚烧发电厂,实现乡级垃圾中转站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40%以上。牢牢守住防返贫底线,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乡村振兴成效初显,建成老克田、东升等一批全省美丽乡村。
社会治理现代化取得新进展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研发推广“接诉即办”平台,先后被省州点赞复制,“矛盾不上交、千村不发案”的“西畴新现象”“五分钱工程”“幸福超市”等基层社会治理经验在全省推广。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工程,成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中共西畴县委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石漠荒山展青绿 不辞沧海变桑田》入选国家民委《正确民族观实践典型案例汇编》。稳步推进群团“联盟”改革,全力支持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和“一委两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大统战格局初步构建。
新征程上,西畴县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弘扬践行“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锐意进取、创先争优,全面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西畴新篇章。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